多当今的人才,跟老师的教育非常有关。而且他们都是在默默的耕耘,进行艺术创作。所以我感触很多,说起来、想起来都是这些老同学、老师的光辉形象,他们都 太伟大了,保留了那么多作品留给人民。
所以这次系里召开追思会,我觉得真的要抓紧做这些工作,很多事情都来不及,要总结的事情也很多, 工作也很多,应该一代一代地传下来,我很感谢国画系组织这次追思会。还有前一段那三位老先生,太有意义了,不管从传统上来讲,还是体验生活上来讲都是非常 认真的,为中国画树碑立传,为咱们的国宝传下来非常重要,希望我们这些年轻人,那次他们说吴老师你谈谈,我说现在的条件太好了,电脑、电视、录像机、照相 机,我们那时候就是一个黑白胶片,2寸的小照片,我们都舍不得洗,几分钱还要考虑考虑找最重要的来洗,就觉得现在你们应该下苦工夫,可染先生苦学派的精神 一定要传承下去。
李春海:我是张凭先生刚留校的那个班,那时候曹先生教我们临摹画,带着我们写生,平时老师不来的时候都是张先生跟我们在一起,留下了好多次都说不出 来的印象,他就没有把自己当成是一个老师来领导我们和教我们,而是像一个老大哥,特别是在去怀柔写生那个时候一样,他不辞辛苦地去联系,那时候是三年自然 灾害,他想法设法的让我们多吃一些,他很爱护学生,这都是生活上的一些事情。
跟他的交往不像是师生,他特别温柔、特别用心,包括他在画 画的时候你在旁边看,他竟然闪开身子让我们看,说你看行吗?他已经是我们的老师了,《忽报人间曾伏虎》不说震惊全世界也是震惊全国了,因为这是史无前例的 创作方式,把一个抽象的大的事件画在那样一张纸上,而且他的方法也是前无古人的,从来没有人那样做过的。后来我想张先生最大的特点是他在创造,我所知道的 “创造”这个词是从国外传进来的,后来英文和俄文都是创造的意思,不是创作,没有的你做了你就是了不起,我觉得张凭老师就是一个不时创造的人,包括后来他 画的京郊四季的时候,他是在外边一个教室画的,后来我还到宿舍里看,那个画画得特别亲切,就是宋朝那种小画,他是看了那种小画以后,怎么也没有想到他能画 京郊四季令他感动的东西,画了好多遍,那个画我认为他是极大的感情冲动落在那张小画上。小画画得很朴实,但是一看就知道他绝对是爱上那天那个地方的景,激 动不已,但是他没有表现出来,就是画一张画,用非常传统的形式画出了非常现代、非常新的画的样式。他的每张画上都让人感觉到他看到这个东西有感动了。《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