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张凭纪念中心

笔墨耕耘 山河立传——张凭教授学术追思会
来源: | 作者:pmo93dce6 | 发布时间: 2015-06-10 | 7133 次浏览 | 分享到:

文革十年后,他为弥补岁月的流失,不计寒暑、不分昼夜地扑向久违的专业。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们住在平房四合院,那时候没有暖气和空调,冬天,他就在膝盖上搭一条毯子;夏天,就用湿毛巾搭背,一熬就是通宵;带学生外出写生更是满副精神,同学们都看在眼里。

张凭作画非常认真,从不了草。他曾说:作品宁可画坏,也不可平平常常,一定要有惊人思索,惊人之笔。他在艺术上很追求创新,曾对自己提出要求:我希望我的创作一张一个样子.”

张凭有两点我很看重:一个是能够吃苦做学问,一个是为艺术甘于寂寞,不好张扬。他后来的一些想法没有实现,我也很为他惋惜,他画了很多速写,他想等退休 以后把这些速写都变成画,因当时教学任务很忙,要带学生写生,还有随时的创作任务,所以没有来得及画。他是199460岁退休,当时系里人手不够,又被 返聘了两年。张凭对教学是很喜欢的,就答应了。返聘一年后他就突发脑梗,住在协和医院。出院以后第二年返聘就没有进行了。他觉得自己的速写那么多,没有做 出画来很苦恼、很着急。之后健康每况愈下,后来他语言有障碍,走路腿也不灵便。我劝他病来了不能着急,但是他很痛苦。他和我说:我的艺术成长是母校美术学 院哺育和滋养的。他很幸运,进美院的时候正是那些老画家、名师亲自授课,他们班是五年制,前几年是普通课,什么都学,到四年级开始分专业。他说美术学院是 传统、现代.或中.或西都设有科系和课程,进了美术学院以后贪婪地吸收营养。那几年对他来说业务进步的幅度很大。在担任李可染山水画室教学那几年,聆听了 李可染先生不少教诲。绘画上他善于吸收中国传统的和外来的东西。不管是当时的气氛或者是艺术层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他都坚守着传统和生活相结合的准则,为中国画的传承做努力,来回报母校。

他还说,他的艺术成就,他创作的作品被社会肯定、被大家看好,那是社会赋予的,是社会.时代造就了时 事,没有这个社会和时代,我不可能创作出这些好的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时代,是时代恩惠给我们的,所以我要回报社会。虽然他的速写没有变为画幅,好在他的速写画得很认真,一幅幅速写都可以作为一幅幅画作来看。这次把张凭的速写也专门出版了一卷,是第一次面世,聊补缺憾和慰藉。

感谢各位今天的到来。

姚鸣京:感谢吴老师和张凭先生的家属,感谢各位老师,今天的追思会到此结束!

中国画学院院长陈平教授

2015610


上一篇:
下一篇:

张凭


(1934-2015)


手机扫码进入微网站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魅力,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