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最新动态:中国文联党组通知要求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春阳融融大道行——记花鸟画家霍春阳
来源:霍春阳官网 | 作者:11111 | 发布时间: 2014-10-17 | 4723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画中追求沉静的霍春阳,其人和他的生活同样沉静


    
真正的春天是桃花盛开的时候。“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一从春色人桃花,谁人能不陶醉于此呢?
    
“桃花在我的心灵里不可磨灭”。不可磨灭的心灵之花,在霍春阳后来的画面上屡屡绽放。他笔下的桃花或许是对少年时痴迷的花木的一种酬谢吧。


沙土心灵纯净人


  
霍春阳挚爱自己的家乡,甚至闻一闻家乡的青草味都觉得是一大乐趣。他说:“回家闻一闻青草的清香味,是给自己充电。”
    
好一个“充电”!久居喧闹大都市的他感到:回家乡,置身在庄稼地里,满眼碧绿逼人眼,宠辱皆忘,其乐融融;果木花草满园,春花秋实,亲近自然,从中领悟天道和谐,有益身心;更何况,还有家乡的沙土地是那么让他着迷。
    
他喜欢在家乡的沙土地里疯跑,甚至在沙土地里打个滚都是舒服的,鞋是干干净净的,裤脚也是干干净净的。喜欢的就是沙土的干净,喜欢它贫瘠而纯洁,没有一点污渍。
    
能在沙土地中刨出水来,是小伙伴们的最大的乐事,掬它入口,甘甜凛冽,入喉入胸,沁人肺腑,那叫痛快;沙土中长出的花草,连叶子都不染灰尘,种下的红薯,刨出来甜得掉渣,花生、大豆也分外清香。朴实的家乡和家乡人让霍春阳和他笔下的画也那么朴实。
    
沙土呀,你纯净了霍春阳的心灵,告诉他,在艺术的追求上不能有一点斜的歪的,干干净净地做人,干干净净地画画——艺术是属于纯洁的,属于具有纯洁心灵的人。
    
每次回家“充电”回来,他都感到自己获得又一次新生。


  槐花笔墨蝉蜕纸


  
学画是个高消费的漫漫长路。有多少本来可以成为大师级的人才就是因为囊中羞涩望门墙而不入。直到晚年才了却自己的画家梦。如今老年大学的学老们的孜孜以求就是明证。
    
当年的霍春阳也面临同样的际遇。他的家族虽然曾有昔日的辉煌.毕竟三十年后“河东”变“河西”了。要画画,离不开笔墨纸砚,多亏有个哥哥在外工作,每月32元的工资,寄给家里20元。家里四个弟弟一个妹妹上学,老父多病在身,“鸡腚眼子是银行”,银行下的蛋也供老爸营养了。
    
他学会打草了。原本就喜欢闻青草香味的小春,每天一有工夫就去村外打草,十二三岁的他,背着沉重的一大捆青草,再卖给畜牧场换钱。苦在身上,乐在心里。
    
夏日的骄阳刚刚褪去它的炎威,心中依然燥热的霍春阳万般无奈之下走到村头,抬头看到一溜老槐树,心里盘算起来:槐花是一种染料,经常有人到村里收购。于是,诱人的夏日槐花吸引了年幼的他,剪下槐花,集少成多,岂不也能卖点钱,解决笔墨之难。
    
一早晨一大串,一分钱五个,有两毛钱入账,一夏天下来十几元到手,值得!
    
由槐花能换钱启发了霍春阳,他又联想到树梢上不停地鸣唱的蝉身上了——蝉蜕呀,蝉蜕,你薄薄的透亮的,是高傲的蝉抛弃的外衣,还是慈悲的蝉给霍春阳有意馈赠的纸张?对,再去拿蝉蜕换纸!
    
霍春阳领悟了蝉的一片盛情,在树上捡拾蝉蜕,捡拾自己急需的纸张。伯父是搞药材的,卖给他就是银子。
    
笔墨有了,纸张有了,颜色有了,对痴迷画画的霍春阳来说还有比这更高兴的事吗!


  一语出口惊四座


  
画画的材料有了,如虎添翼,小春的作品也源源不断地上了墙壁,上了箱子柜子,上了院里的影壁……
    
当时,父亲有病,哥哥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霍春阳一心想画画,哥哥却一心让他种好地。哥儿俩拧不成一股绳。
    
玉米熟了,摘下来运回院子里,又得晾上房顶。哥儿俩分工,小春负责在下面装筐,哥哥再把筐拽上房。抓住哥哥往房上拽的当口,小春急忙跑进屋里画几笔,听得筐落地的一声响,小春又跑出来装筐……“这孩子迷道了!”
    
眼看八月十五到了,怎么过?在农村这是必须过好的大节。没辙,把地里的豆角摘下来了,让小春去卖。
    
集市就在本村。霍春阳摆起了豆角摊。向邻居借杆秤。半天不开张,心急天热,脱下褂子。
    
没人买豆角,倒有人借秤。刚借来的秤又借给别人。可转眼之间借秤的人不见了。准是临村的人拿跑了。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魅力,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合作出版刊物


§友情链接§
中国书法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