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齐辛民艺术中心

“文革”前后的那段岁月
来源: | 作者:baozhentang | 发布时间: 2017-12-08 | 4172 次浏览 | 分享到:

 1963 年辛民由山东艺专毕业,那个时期就业不用担忧,全由国家分配,毕业生只有绝对服从的一条路。辛民的同学如刘曦林、王广才等都分配到了边远的新疆、青海等省,一干就是几十年.辛民是幸运的,按照国家大学生返回原籍就地分配的政策,他自自然然回到了家乡,回到了养育自己的这片土地,安排到临淄区文化馆工作。辛民的月工资为 36 元,这是他平生首次拿到自己劳动换来的薪水。这些年来靠祖父、父亲的血汗钱供养自己到大学毕业,总算盼到了出头的这一天。

辛民手里紧紧地摸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工资,他前思后想,心情激动感慨万千,他说他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自己那种心境。辛民只留下了 6 元钱的生活费用,当天就带上工资回到了家中,带着喜悦的心情向父亲述说了自己发了工资的喜讯。父亲感到这么多年来的付出和养育没有白费,总算得到了儿子的回报,心里当然为此高兴。辛民将 30 元钱分成了三份:一份给了父亲,一份给了妻子,一份给了姑姑.自从有了工资后,辛民每次回家或外地出差回来,都要给父亲买点吃的、用的,辛民的孝心在村里是有目共睹的,虽然他并不富裕,拿不出更多的钱来养家,但他从没有让老人家不高兴或生过气,全家人过着平淡和睦的日子。在村里,辛民的孝道成了长辈教育孩子的典范。齐辛民到了文化馆,他已经从一名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一名光荣的劳动者,工作在文化的最基层。由于他是业务骨干,不但有充足的时间画画,还有拿着生活补贴到省里参加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和创作班的机会,不仅在绘画实践中得到提高,还有时间去学校看望老师,同时可以拿着画请老师点评。还有一样就是有机会骑着自行车和同事一起下乡,去乡下写生和体验生活。1964年,辛民有两件美术作品参加了第四届全国美展。一件是他创作的中国画作品 《 看新磨 》 ,另一件是他与焦岩峰合作的年画作品 《 洪水到来之前 》 。这两幅作品记下了辛民在艺术创作里探索的最初痕迹,显示了他对中国画创作的良好的感觉力和理解力,技巧显得娴熟、得心应手,也为他赢得了声誉。

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是最有权威和学术性的国家级美展,是水平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展览。历届美展都受到各省、市级文化部门及美术家协会的高度重视,视本地区人选全国美展作品的多少为业绩,作为核定美协工作成绩优劣的标准之一。美术家们也视自己作品能人选全国美展为荣耀,几乎无一不集中全力地去冥思苦想作品表现的主题、表现的方法,并使出浑身解数,力求画出高质量的具有独特学术面貌的作品人选全国美展。

齐辛民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清华大学中国画高研班齐辛民工作室导师


手机扫码进入微网站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魅力,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