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王江扬艺术中心

情感艺术与艺术情感 —王江扬艺术的民族精神和祖国依恋
来源:艺术家提供 | 作者:孙津 | 发布时间: 2015-09-02 | 3214 次浏览 | 分享到:
艺术需要有情感,这一点谁都不会否认,但是,把情感和艺术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而王江扬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在我看来,这正是王江扬油画艺术的主要和突出价值之所在,而体现了这种价值的美学品格,就是民族精神和祖国依恋。
  我认识王江扬很久了,那还是80年代末,他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油画展览,反映强烈。然而,从那时到现在,王江扬的艺术活动始终伴随着两个难以解释、甚至有些矛盾的现象。其一,无论王江扬自己还是报刊杂志对他画作的评论,都用了“现实主义”这个词,但是,他的画面效果和人物形象却又都和学院式(或传统的)的技法要求很不一样。其二,时至今日,艺术界已经相当市场化了,很多画商,(或画廊)都被王江扬的画作所吸引,评价很高,但是,真正对他的画作实施市场运作的却很少。
  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呢?
  恐怕还是对王江扬画作的认识问题,或者说,当人们被这些画作独一无二的风格所吸引、为其直接铺陈的心灵所震撼时,竟由于惊奇和赞叹而无所适从了。其实,对于王江扬的画作来讲,所谓“现实主义”的美学特征,就在于有情感的艺术和艺术自身的情感是融为一体的。因此,一方面,常规的艺术批评语言对于这种美学特征往往显得过于贫乏或不得要领,另一方面,艺术市场又难以用某种确定的形式载体来为这种美学特征定价,需要有敏锐鉴赏力和创造性方法的高手才能操作。
  一般说来,对某个艺术作品或现象的评价包括两个基本方面,即技法和思想。所谓技法,其实就是支撑和体现艺术形式的各种要素,比如造型能力、色彩感觉、以及对各方面知识的综合运用:至于思想,就是艺术家所要表现的、以及作品所承载和体现的某种精神内涵。事实上,真正的艺术作品总是包含技法和思想这两个方面,因此,对这两方面的把握和处理往往就成了判定艺术作品优劣与否的主要标准。然而,这个看似简单明了的道理在实际运用时却会有许多困难、甚至误解。一方面,怎样“把握和处理”并无一定之规;另一方面,正是对各种“把握和处理”的评判解释本身,使问题又回到艺术形式(或技法)方面,思想(或精神)却被悬置起来了。其实,这里的关键是创造力,就是能否使“把握和处理”本身具有精神内涵、甚至就成为具体的思想内容。
  在具有这种创造力的艺术家中,王江扬的独特风格、或者说他的画作的突出特征,在于他的油画语言本身就包含着情感元素,而不仅仅是用艺术形式来表达情感。从这一点来讲,就不难理解王江扬为什么一直很崇尚米勒了,因为米勒之所以被称为“现实主义”画家,正在于他的油画语言处处流溢着某种普遍的情感。也许,很难指出米勒所表现的情感到底是什么内容,比如是否是知识分子的忧虑、或劳动阶级的坚韧、甚至普遍的虔诚,但可以直观感受到的是,这些内容已经内涵在具体画作的形式之中了。王江扬也是如此,他不是用技艺在作画,而是让精神和灵魂本身成为油画语言和画作效果。

王江扬


世界华人华侨华商联合总会北京书画院院长


手机扫码进入微网站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魅力,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