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批评家孙津博士《在哲学的极限处》的著作里看到一句话,“为什么人叫‘人’呢”,这样反复的追问结果,就是人知道自己是“人”。在我二十多年前的绘画日记中,我写到“这个称之为人的动物,还不会说话,没有文字,刚同其它动物区别开来的初期,最早表现思想的外在手段,就是能绘制表现自己意思的图形。”“由于这样不断表现自己的愿望的形式增多,才逐步进化到现在的生存状态。”
人是大自然的产物,大自然在不断的变化,调整自己,使自己依存所处的环境。万物在表现着、适应着、展现着自身的美,生物、动物用美感引诱着对方。而人在大自然中,是综合性最强的生物,也在追求美感舒适,这就需要先有挣脱苦难环境的不适,获得感知环境的自由和享受美的情致。
我们可以发现,当一个初生不久的孩子有了感知的时候,他就有了对美感的述求,如果一个美丽、端庄、善良的人(最好是女人)去接近,拥抱他的时候,大多会露出欣喜的目光,而如果我们换一个面目狰狞的人去接近他时,他会产生畏惧感,甚至号啕大哭。这个确证说明了人类对美感的感受是先天的,(包括所谓邪恶的人)。随着人的成长,在行为能力上又反映出不同的程度和处理方式的不同变化,这是因为贪欲和自私,各自在处理自身客观处境时的心灵发生了占有方式的述求,极端自私和贪欲的人肯定是有先天因素的,这并不表明他的父母必然贪欲和邪恶,这同后天的社会环境和自身的境遇也有很大的关系,这就造成了对他人美感利益的侵害,这就是邪恶和丑陋,当人们正视了这些邪恶和丑陋以后,就希望定出一些规则来制约,当这些不够时,人们寄托给了宗教,希望用神,用圣言来教化人们的心灵,而宗教最重要的手段是用言说,用描述这些教义的图像和形式来震撼人们的心灵,艺术的作用就得到了很大的扩展,文艺复兴运动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人们救赎自己的灵魂,希望张扬人性中善和美的成份,自从有人类以来,人类无不在这种邪恶的魔影中挣扎着,抗争着,而最好的手段,就是张扬善和美的艺术,也就是真诚的艺术的力量,它可唤起良知和觉醒。
在我们肯定了艺术的作用和意义以后,我们再来探讨什么是艺术,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我说“所有美好的情态形式都是艺术”,包括上天创造的和我们人类创造的,包括我们看到的所有,感知的所有,除非你对美好的东西失去了感知和判断的能力,那么,艺术就消失了,当然、这里的美好是广义的终极意义的美好。而最崇高的美好,却是人类自身的演义,也就是追求真理的凝炼,历经苦难的过程,追寻的每一个过程也可能充满痛苦,所以出现了许多无法承受的牺牲者,但当他为了真理对苦难是一种自觉的追求时,他的行为就是伟大的,因为他为人类社会提供了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