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刚封笔不再为文,准备画一阵子画了,因为画债实在太多。听到辛民老弟即将举办他的第一次个展的消息,使我甚为欣喜。我想,一个早已经成名而且成功的古稀老画家,至今才举办第一次个展,可见其对自己的治艺要求之严。他对既往的成就并不十分看重,而对未来的艺术却不事张扬的孜孜追求,这在当代画家中是颇不多见的。
我曾多次和辛民一同参加过一些全国性的展览,并且多次一同举行联展、参加笔会,看他的画,看他作画,看他的画集,可谓多矣;而每次看都有一些感受和启发,随看随记,写下了些零散的笔记,心想待时间稍微充裕再来整理成文。谁知不但难有充裕的时间,而且越来越感觉到时间太少,而丽债、文债、字债却越来越多,于是只好把原始笔记稍作编辑如下,既非评论,也乏文采,又无逻辑,就算是和老友切磋谈心。
1 、“厚道得像个庄稼汉”(刘曦林语)。画如其人,他的画便是他种出的庄稼,一股泥土香、生活味,一幅不修边幅、蓬头粗服的模样,却使人感到亲近、真切。像画集中的 《 瓜藤一枝出墙来 》 《 小院清秋 》 《 新岁 》 《 屋顶上 》 ……一皆是信手拈来,质朴自然,不加雕饰,如果没有对农村生活的亲身感受和热爱,是画不出这样的画的。他不须到农村去找生活,去发现题材,生活就在他感情深处,可以随时流淌到纸上笔底.
2 、憨厚率真是庄稼汉的本色,也正是辛民画的本色。诚于中而形于外,本色是真情至性,是发自内.心的真诚。一件作品,只要有了这种真诚,纵有小疵.不掩其大美。
我尚未发现有谁模仿辛民的画,大概就由于他的真诚。因为真诚是不能模仿的,也就是说伪造不出真诚。
3 、看辛民的画,使我想到倪云林的逸笔草草,想到青膝、八大、石涛的放逸不羁。逸就是一种旁若无人、无所顾忌的自由自在的创作状态和心态。过去那种动辄得转,说你是资产阶级文艺思想,形式主义,歪曲工农兵形象,给你在政治上无限上纲的紧张气氛,就像让作者戴着枷锁跳舞,又怎能创作出真正的艺术!如果辛民沿着 《 看新磨 》 《 洪水到来之前 》 的路子走下来 《 指的是画年画),哪里还有今日的“齐家样”!所以我认为自由放逸才是创作的必不可少的保证。自由放逸就是凸现自我,以我为中心,不做自然的奴隶,不做古人的奴隶,不做政治的奴隶,也不做金钱的奴隶,敢于不把成规的法放在眼里,敢于不把世俗的褒贬放在眼里,就是方成的那枚闲章:“我画我的。”至于作品的社会作用,作者的社会责任,那就是创作之前和创作完成之后的事。艺术和艺德的不可分割乃是自不待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