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东坡论吴道子画有“始知真放在精微”句,可以用作对大写意画(指意笔),特别是大写意画的最好的诊释。致广大与精微是互为依存的对立统一。广大中必须含有精微,才不至于流于空疏和粗陋.同样.精微中蕴涵广大,才不是一味谨细的雕虫小技。所以意笔画难就难在须能尽精微,工笔画难在须能致广大。
辛民的放,乃是能尽精微的真放。这个精微既是对象的神韵,对象的生命,也是作者主观的情思和功力技巧,是二者的统一。如 《 相伴湖畔 》 中的两只白鹤. 《 鹅 》 中的三只鹅, 《 秋收冬藏 》 中的小刺猥等,咋看都是高度概括、纵横悠肆的几大笔,品赏起来却是神态宛然,顾盼多情,久对愈妙。它已尽脱自然形态的解剖结构。质感量感等真实性、科学性的羁绊,而是由画家的感觉感受中所产生的意象和表现为感情符号的笔情墨趣。
5 、1992 年“全国首届花鸟两展”时,他的那幅 《 朝晖 》 ,曾把我吸引在两前仔细品赏了好半天。那幅画面开阔,境界宏博,有震撼力,花鸟画中有如此大气象者实不多见。从中不难看到作者修养和气质,看到作者新的绘画观念和有别于传统的一些表现手段。
一是块面意识.在 《 朝晖 》 《 秋水共长天一色 》 《 奋飞 》 《 蓝蓝的天 》 等不少幅作品中,都使用了较大的色或墨的块面,以加强画面的分量感和整体性,这在传统的花鸟画中是少见的。与此相联系的是多画白色的禽鸟,有时甚至连轮廓线都不画,只以块面衬出。二是色调的运用。在他的画中不是“随类赋彩”,而是“随调赋彩”,像在 《 朝晖 》 中作为背景的大片土地和护栏,都用了土红色,连芭蕉叶面也施以淡红,而远处的旭日和朝霞,则是一色的土黄,于是构成整个两面既灿烂又沉着,既单纯又强烈的暖色调。三是满构图。在一些画中画天画地画水,或以草树布满画面,以造成视觉的张力。四是有时运用透视,从俯视的角度处理画面,造成居高临下.俯瞰世界的大气势。如 《 朝晖 》 《 秋水共长天一色 》 《 秋风爽意 》 《 屋顶上 》 《 浓荫漫步 》 等,都以其新的视觉加强了气势美和生活感。
6 、会飞的鸟。辛民自称从齐白石画蜂翅得到启发,创造了自己画鸟的表现方法。 《 万里爽 》 《 丛林秋韵 》 《 奋飞 》 《 蓝蓝的天空 》 《 自由飞翔 》 等作品中的飞鸟,都只是画的一种感觉,除嘴、眼、足略点出外,其他的部分就只是示意性的几笔了。如果画得历历具足,反而成了悬在空中的标本。这种创造固然受了齐白石的启发,也是作者不囿古法,尊重自己直接感受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