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翟卫民艺术中心

翟卫民文章
来源: | 作者:baozhentang | 发布时间: 2016-10-22 | 3142 次浏览 | 分享到:

  

                                                白爽

一个人如果选择把书法篆刻当作自己的人生志业,那么在其人生旅途上,必然离不开老师的指教和提携,所以柳宗元《师友箴》有云:“不师如之何,吾何以成。”由是,才有了“学必有师,业传四远”之说。

 当我每次去马甸桥头的梦华堂向崔志强老师请益时,在崔老师清雅的工作室里,总能感受到“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是一种怎样的境界了。在这里,每每都会遇到三五成群的书法青年、篆刻青年,手持个人的书法篆刻习作,在崔老师座前向其问难求教。这些青年朋友对崔老师是那样的尊敬,带着一种宗教式的虔诚,而崔老师又是那样谆谆教之,即便是对一些非常幼稚的提问,也同样不厌其烦地解答,这个场景着实引人感动!

在这一群青年朋友中,就有翟卫民兄。今天,翟卫民告诉我,他即将在江门东仓里美术馆与崔老师举办师生联展,得到这个消息,我感到由衷高兴!众所周知,崔志强老师是中国书协主要的“业务骨干”之一,他曾长期主持中国书协篆刻委员会的业务工作,对当代篆刻事业的推动与发展功不可没!可以这么评价,在崔老师主持中国书协篆刻创作工作的那十多年的时间里,是新时期篆刻创作成果最为突出的一段岁月,现今为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家,如:戈冰华、张弓者、戴武、曾翔、李强、蔡大礼等,这些篆刻界的“尖子”人才都是在崔老师主持组织全国篆刻展览期间脱颖而出的,这多个性突出的作者,假如出在现时,恐难有出人头地的机会,个中原因,我想凡备有专业艺术素养的朋友大抵都能洞悉,在此就不须我多置喙了。由上可窥,崔老师是一位业务精熟、思想开放,而又乐于提拔后学、承人之美的前辈。

崔老师既负当代书法篆刻名家的时誉,他在书法篆刻创作方面的成就何尝不是引人击节。一个哲人曾说:“一天之中,晚霞是最为绚丽夺目的时刻;同样,一生之中,晚年也是最为成熟完美的岁月。”转眼之间,崔老师也是年过花甲的老人了,他的书法篆刻创作随着他年龄的增长正步入一个“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的境界。崔老师的书法以气胜,无论行草书,抑或篆隶书,皆如雷霆霹雳,歌舞战斗,任胸中的豪迈气象洋溢漫衍,笔力充沛旺盛,不可阻遏,全然是精神化的漫游,娴熟的笔法为激越的精神驾驭,拂拂如风,洋洋如水,心手双畅。崔老师的篆刻则可以“老成天真”来形容,结篆、章法等初看似不经意,实则处处存以匠心,令人清晰体味到方寸之间所蕴含的素朴、倔强、憨厚、含蓄意味。崔老师固然已是花甲老人,但依旧鹤发童颜,精神矍烁,他身上那种气质的美,那种心灵的美,那种智慧的美,那种思想闪光的美,就仿佛满天的晚霞一样,霞光氤氲,色彩奇艳,真个是老而弥坚,老而弥健!他无疑是参透了老年人的人生哲学,真正觉悟到如庾信一般的艺术人生境界了。

崔老师梦华堂的弟子很多,这是基于崔老师施教秉承的是圣人所主的“有教无类”原则,因之在梦华堂的门生中上有高官巨贾,中有职场白领,当然更多的是平民子弟。在众多的梦华堂弟子中,翟卫民兄不啻是最得崔老师钟爱的门生。翟兄吾鲁仁厚之士,对老师至敬至诚,历二十余年不变,其游艺则是百变多姿,但“师其师之心,不师其师之迹,”他善于把为人、游艺的众多优点集于一身,故而能深获崔老师的首肯。韩天衡先生曾言:“子女有那么一点义务——脸蛋至少要有些像父母,而求艺的学生却没有在风格上一辈子像老师的义务,‘像’是艺术创新的大忌。须知,不像老师的学生中,正有艺坛的巨子在。”如果说崔老师善育生,不妨说翟兄更善学,他的书法篆刻仅仅是从气脉上接通了崔老师作品中的大气,其余皆是以“自心”运之,所以他可以在众多的梦华堂弟子中脱颖而出。翟兄的书法诸体兼能,尤以行草书为最擅,他的行草书以篆意出之,神采苍茫、笔力厚重,而挥洒无不自如随意,一无用意使力之嫌。翟兄的印多从古匋文中来,妙契机能,心无挂碍,已慢慢形成自家攲侧、古厚的印风。翟兄无论书印,在现阶段仍然在缓缓地向高处递进着,他书风印风的个性已然形成,但并没有停滞下来,我相信步入中年的他,在崔老师的悉心指授下,至六十岁后必能有所大成!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这符合生命的真谛,而只有纸花才会重合。崔志强先生与翟卫民兄有师生之实,然翟兄作为学生却能保持住自己的个性,在艺术创作上自出机杼,这尤其难能,当然这还昭示出崔老师教学实践的成功。最后,愿崔志强、翟卫民师生书法篆刻联展能为阁下带来美的享受!

翟卫民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考级中心首席考官

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


手机扫码进入微网站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魅力,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