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张照在〈天瓶斋书画题跋〉中说“惟与造物者游,而又加之以学力,然后能生动;能生动,然后人规矩,然后曲亦中乎绳,而直亦中乎钩。”做为书法家的张照,其书法水平姑且不论, 而这段识见,却独具只眼,将'能生动,置于"入规矩'之先, 与各家所见大相径庭,但却抓住了作为艺术书法的命脉所在。我 所了解的书坛青年俊彦翟卫民,正是此等人也。翟卫民,山东枣庄人氏。枣庄近年来已成为山东篆刻的重镇。大有人才层出之 势。而卫民的学艺之路,却是从书法开始的。凭着刻苦与敏悟, 早在1991年,其书法作品便入选全国第四届中青年书法作品展。 最近几年,人们发现,在卫民的行草书中,在迅疾奔放的笔势申, 更多地关注到了对点画线质的精到处理,也更多地关注到了对整体构成的细微把握。而这些质的飞跃也同样体现在篆隶等其他书体之中。这正是生动'之后入于“规矩”,“规矩”之后,“曲中乎绳,直中乎钩”的必然。也是卫民在学艺长途中多年勤苦求索的结果。篆刻与书法,本是同根同源,相辅相成的对传统艺术形式。古今艺术大家的实践与理论,均已证明了这一点。对书法艺术的理解,直接影响着篆刻的品位。卫民即是一例。学术具备了一定基础之后也自然在篆刻上着力多多。浸淫于方寸之间的雕携日久,使得卫民这位体魄粗矿的山东汉子,练就了细腻的艺术处理手段,对线条质量的理解,比常人更深刻,对构成形式的把握,比常人更敏感。生动而不失规矩粗放而愈见精微。 这种基本艺术表现能力的历练,使卫民的篆刻日进日新,很快便在印坛上显露头角。近来,卫民的篆刻正一步步稳固地确立起自己的印风。99年卫负笈进京,求学于中央美术学院,深造于本工作室,使我们之间了解日深,情谊日进。今欣闻卫民将办第一次个展,并出版专集,为之高兴。我想,只要能一如既往,困知勉行,专诣精进,相信卫民在今后的书印创作上,将带给人们 更多的惊喜。
王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