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涛是一个现实主义雕塑家,他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2005年以前原始古朴的作品。二、2008年以后简约雅致的作品。
一、2005年以前原始古朴的作品。
1、具有非洲的野性之美
20世纪初,欧洲的艺术家开始接触非洲的民间雕刻,这些非洲部落民间艺人的作品给艺术家很大的冲击,导致了一场艺术上的真正变革。毕加索以及一大批立体主义雕塑家、表现主义等现代艺术流派就是借鉴和融合这些雕刻走向了成功。
洪涛的雕塑是古朴、意象的。多从感觉和理解出发,给人更多的是品味余香。它追求大的形似,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塑造,因此更多的保留了其原生态性。他的雕塑作品具有强大的生命活力,粗犷夸张、概括变形、线条简洁,人体比例不符合常规,通常头部很大,而四肢极短,强调具有代表性的部位,如女性的乳房、臀部等。在这里,物体外在形式被忽视,追求的是物体本质的特性,具有强烈和简约的表现手法。这些作品对女性形象进行了更为鲜活、大胆的塑造,很多作品都弥漫着一种原始纯朴的自然之美。
2、具有中国古代陶俑简约之美
中国古代陶俑造型优美,姿态生动传神。尤其是汉代陶俑,以写意为主,由于形体较小,汉俑并不注重身体细部的精雕细刻,只是象征性地、粗轮廓地加以描绘,同时较多地使用夸张手法,赋予其丰富的感情色彩,以此形成了汉俑天真浪漫、古朴雄厚、简约传神的独特艺术风格。洪涛的雕塑作品与汉代陶俑在艺术美感方面如出一辙,以写意为主,追求内在气韵之美。
二、2008年以后简约雅致的作品。
我们从洪涛的作品中可以看出,2008年创作的《西行·漫记》深受瑞士雕塑家阿尔贝托·贾科梅蒂影响,这是洪涛创作的一个转折点。贾科梅蒂给马蒂斯的一封信中说:“人物雕塑从来就不是成团成块的实体,应该是一种透明的结构”。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曾以《三个行走的人II》(1949年)为例评价贾科梅蒂的雕塑风格:“粗粝的、被侵蚀的,表面留有辛苦雕刻过的痕迹,这是他的典型技法。这些形象让人联想到冬天落了叶的树。在这种风格之下,贾科梅蒂的创作几乎不离三个主题——行走的人、站立的裸女以及头像。”
洪涛与贾科梅蒂不同的是,他从贾科梅蒂超现实主义的框架结构中吸取营养后又回到了现实当中,他用贾科梅蒂的骨架填充了非洲野性的肌肉,又覆盖了中国陶俑简约的外表和诗歌的意境。这些元素综合起来形成一种具有中国文化和谐之美的雕塑作品。
雕塑与诗歌是扯不到一起的,洪涛就硬生生的将诗歌的意境与泥土融合了,这是悟性的挑战,是人与泥土高层次决斗,每一次决斗,在泥土中都搅拌着创作者的汗水、泪水与血水。洪涛用情感激活泥土,用生命诠释生命,让作品与观者在对话中产生共鸣。
洪涛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与伟人的灵魂对话。洪涛说:“时代的记忆是我创作的营养,更像是兴奋剂,有时想一想就会兴奋,将自己梦幻般的放入历史人物中,常常让自己附着在历史人物身上,有时是甲,有时是乙,很快乐。”这是他的创作源泉,于是,他选择历史题材的大事件和历史人物。
我们可以从他作品中看出具有以下特色:
1、人物形象形神兼备
洪涛揭示了形的重要性,他更注重传神。形体不是凭空想象的,它来自于对日常生活的积累,对自然界物质的仔细观察。要想在创作中灵活运用形体来表达感情首先就必须在大脑中储存丰富的形体形象。英国雕塑大师亨利 · 摩尔曾经说过:“一个对雕塑敏感的观察者必须学会把形体作为单纯的形体来感受,举个例子,他必须把一只蛋仅仅看作一个单纯坚实的形体而一定要排除它可以作为食物的含义,或者它将变成一只鸟这类文学性的想法。”洪涛雕塑具备了对型的操控能力,并且具有亨利·摩尔的概括风格。
洪涛对于形体的熟练掌控与他在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雕塑系学习密不可分。他并没有陷入对人物的自然客观模仿,而是依照不同人物的性格,寻找出独有的特征,对于人物灵魂作了深刻的表现。他从时代背景出发,探寻到人物的心灵深处,以哲理的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思想性格。他用现实主义手法,形象逼真地刻画对象,使之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为当代中国人物雕塑的肖像发展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2、具有中国民间艺术元素
洪涛在雕塑的学习研究中注重两种艺术:一是中国传统古代雕塑的特点;二是民间艺术的价值倾向。在当今中国,两者的缺乏使很多的雕塑总体上缺乏鲜明的民族特色。你的作品是不是具有民族特色,除自己的认知以外,还要取决于其他民族的认可。洪涛在这方面是有话语权的,他的作品被西方文化广泛地接受。
洪涛没有简单的复制一些古代元素,符号或者形式来冒充我们的民族精髓,而是传承作品形式背后的精神和情感内容,从本质上去把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神韵。中国民间泥塑早就继承了这一传统,具有相当程度的传神功力,但缺乏一种诗一般的意境,洪涛的雕塑作品恰好弥补了这种缺憾。
中国的兵马俑和西方的维纳斯pk,两者都是高度写实。以人体美感来说,兵马俑远比不上维纳斯,但就人物表情的生动,性格的刻画来看,维纳斯也远逊于兵马俑,两者各有特点,都有本民族的艺术高度。
洪涛根植于本土就像罗马尼亚雕塑家布朗库西一样,“以自己的形式体现了根植于罗马尼亚和发扬法国的特点,心中装满了罗马尼亚的山河,文化和神话。”在这一方面,洪涛创作的历史题材作品根植于中国,具有民族古代文化概括特点,同时具有抽象派现代美感,堪比布朗库西。
3、简约严谨、自然直观
洪涛说:“真诚是艺术的一把钥匙,艺术品是用无数有生命的部分构成了有生命的整体,力求简约自然,勿做作。借艺术将人生的孤独,空虚,恐惧,痛苦,悲伤等表现出来,要迅速,直接,明白。”是这样的,洪涛从一个不曾被人意识到的角度,以艺术语言的高层次地显示了他对美感与人性的渗透能量, 令所有目睹他作品的观众俺没在其中。
他要表达的永远是一种对生命的温和亲情传统文化对人本主义的坚持,将历史及人物作为他作品的题材。他以近似神秘主义的表达现实方法,追寻着对文明终极的疑问和现实认知的本质。
洪涛的那些打磨得光滑圆润的青铜雕塑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闪光,并迸发出震撼人心的美感。
洪涛
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副教授
研究生导师
Copyright © 2006-2020 http://web.baozhentang.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宝珍堂一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咨询QQ:11398917
咨询信箱:baozhentangart@163.com 京ICP备14046233号-2
微信公众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