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时间是:YYYY年MM月DD日 H:mm:ss
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点此返回网站首页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王玮艺术中心
首页
艺术简介
作品
艺术资讯
留言
不染的灵魂——著名女画家王玮速写
来源:
艺术家提供
|
作者:
baozhentang
|
发布时间:
2016-01-05
|
1954
次浏览
|
分享到:
A.匆匆复匆匆:相识是相知的开始
王玮不善谈吐,为人腼腆。世态人情,全在她那双清澈明亮的眸子里多钟灵毓秀,则全在她那双握惯了画笔的手上。
著名书法家贾松阳先生和夫人王存巧在向我介绍他们的爱女那些曲曲折折、琐琐碎碎的经历和往事。而她,则静静地坐在那里,为我翻捡那表明她艺术成长足迹的画稿和作品的照片……只有不到半天的采访时间,而在此以前,我和王玮从未谋面。知之甚少,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想深入了解一个人是困难的。但这并不妨碍她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于是我说,你是被采访的主角,你一定要谈谈。她爽朗而羞涩地一笑,仍不乏燕赵之女那种内涵很深的豪气。她说,我不习惯和陌生人交谈,平时待人接物有点打怵,唯一的最有安全感的就是作画,只要画上了,心里就特别踏实。说到这里,松阳先生高兴地笑了:不管多少人,只要拿起画笔,她就一点惧色也没有,人越多发挥越好,不受干扰,一挥而就。我马上想到:静如处子,动似脱兔。这是兵家用兵之道,用在王玮身上,恰如其分。但是,我有一个疑问:松阳先生姓贾,他的女儿为什么没有随他的姓呢?
B.鸭绿江,锦江山:有一个小女兵在写生
往事如烟。如今的王玮已经做了母亲,可是对她生命中那一段当兵的岁月,还是充满了眷恋。十六年前,十六岁的她穿上了她向往已久的绿军装。她在入伍登记表上填的名字是:贾忠玮,那是她从小就叫的名字。她是上天赐给松阳先生夫妇的掌上明珠。
列车把她载向远方,那里有青山绿水,那里和朝鲜只是一江之隔,那里是忠玮人生之路的新起点,那里也是忠玮汲取艺术的灵秀之气的生命摇篮。对于初涉人生的贾忠玮来说,列车终点站丹东是一个神秘而遥远的地主方,她充满了憧憬和向往。很快,她就品尝到了想家的那个难受的滋味。然而,她没有忘记临别时爸爸妈妈的嘱托:到了部队坚持练画,不要把从小就学的技艺荒废了。于是,她的小桌子上比一般的小女兵多了笔墨,多了从家中带去的有关绘画的书籍。每天晚上,她都要练写毛笔字,练习白描。回想起来,王玮至今仍有几分骄傲和自豪。她说,当时我只有一个念头,不能把时间荒废掉。在她的带动下,同寝室的女兵们都纷纷跟着练起了书法和绘画,她就成了小先生,成了连队办画报、搞展览的小专家。节假日,或是夏日里漫长的黄昏,秀美的锦江山,清丽的鸭绿江,成了小王玮写生临摹的对象。她静静地汲取着大自然的丰富营养,使自己茁壮成长。爸爸妈妈想念远在天涯的女儿,女儿寄回了别致的书信。那是一幅幅速写,画的主人公就是忠玮自己,伙房的锅碗瓢盆,自来水管,忠玮在洗菜,这是讲她在炊事班锻炼呢。训练场上,扎小辫子的忠玮正在翻越障碍墙,这是她在军训呢……这些天真灿漫的画记录了王玮最初的艺术足迹,表明她一开始就从自己感受最深的生活中选择素材,从而昭示着她宽广而美丽的艺术前途。两年之后,忠玮被选调入解放军政治学院宣传部。不久,适逢部队精简整编,仅仅为了照顾和她在一起工作的农村籍战友能够继续留下而不至于“回家种地”,她告别了军营,回到了父母身边,也回到了艺术之舟上,从些驶向更辽阔的海洋。在父亲的鼓励下,她决定考入中央民族艺术大学美术系专攻国画。松阳先生此时正名声鹊起,饮誉海内外,他为了不让女儿为自己的盛名所累,受到一些不应有的“照顾”,和老伴商量,为其更名为王玮,让她和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样,去投入人生和艺术的奋斗、搏击。王玮,一颗书画艺术的耀眼明星,就这样升上神州寥阔的天空。
C.《碧岚云峰》:挂在毛主席纪念堂
初出茅庐时的王玮,并不十分引人注目。一方面,是她本人并没有处心积虑去谋取“名”、“利”,仿佛山野里美丽的鲜花,不是为 了炫耀自己才开放;另一方面,则是松阳先生不愿意女儿过早的扬名,以免遭“捧杀”的危险。尽管,经过四年的深造,王玮已在原有的基础上基本功更扎实,而且处处已显出一些独具个性的艺术特色。松阳先生凭着老艺术家灵敏的艺术嗅觉发现:女儿有灵气,有生活,功底扎实,不浮躁,不做作,不匠气。该是她小试牛刀,披挂上阵的时候了。当毛主席纪念堂征集著名书画家字画时,他欣然让女儿命题作画。年近而立的王玮多年耳濡目染,父亲言传身教,深知此举的份量。她凝神运作,寝食不安。她眼前幻化出高峻的青峰,苍茫的林海,遒劲的云层,湍激的江流……似有天籁之声在耳边轰鸣。此时,她不再犹豫,泼墨如云,细心勾勒,一幅高扬图、气势宏阔的《碧岚云峰》呈现纸上,专家们交口称赞。毛主席纪念堂收藏,王玮初试锋芒,一鸣惊人。
D.《吉祥》:献给亚运的爱国心
从此,王玮一发而不可收拾。妙思如泉,作品不断。
然而,王玮和乃父一样,不是那种浅薄的“跟着感觉走”的艺术家,更不是那种唯利是图的冒牌艺术家。她认为,艺术家的艺术表现是形式,而不是目的。 艺术家主要的使命是为国家,为人民作贡献,而不是索取。不管社会上出现什么样的曲折,流行什么时髦的风气,艺术家都应该保持自己高洁的灵魂,而不应该受到污染……王玮和松阳先生说得何其好啊!他们这样说,他们这样做,他们这样想,他们这样行!1990年5月21日,在举世瞩目的亚运会举行前夕,松阳先生任会长,王玮任理事的东方书画艺术研究会在京成立。100位知名书画家集体创作长达120米、宽1米的巨画《亚运之春》赠亚运会。其中王玮独画“寒梅清香”部分长达6米。此画轰动京城,饮誉亚运。随后,王玮又专为亚运会创作《吉祥》图一幅。此画为横构1图,与《碧岚云峰》风格迵异,一派祥和静溢之氛围,写意与工笔相交融,传统技法与现代意蕴相辉映,受到广泛的好评与赞誉。此画悬挂于亚运会组委会会议厅内,与松阳先生所书巨字《龙》相对而悬,令人叹为观止。为了庆祝秦皇岛市引青济秦工程胜利竣工,王玮随父欣然应邀前往,该市提出作大幅字画,但当地没有大幅纸,他们当天往返于京秦之间,跑了京城6家商店,买到纸张,作了60米的巨幅书画长卷,费时三小时,令秦市人民大饱眼福。几年来,国际会议中心、迎宾大厦、故宫、沈阳新火车站贵宾室、昌黎县人大会议厅、北京军区、空军、总后干休所以及许多工厂企业都留下了王玮的墨迹绘画。她牢记父亲的教诲:作一名爱国的艺术家。
她想,我笔下的山水是我们祖国的,让它造福于祖国和人民吧!
E.《西域怀寒月》。悟在山水花鸟间
王玮的画,渐入佳境,清峻,超拔,隽永,明丽,遒劲,超凡脱俗,时代感强,在传统的国画中渗透的西方现代派的某些技法,融汇性强。这固然得益于她的刻苦勤奋以及高洁的操守,但更重要的还有她的天赋的悟性与聪颖,她随父游各大山川,在大自然中汲取天地间灵秀之气,悟出许多常人未及的艺术真谛,《碧屏》《蓬云仙境》《云游》诸画,显而易见凝聚了她对大自然山川之精华的独到理解。她告诉我,她不仅师法包括父亲在内的国内名师,更师法自然。从中能渗透什么,悟到什么、师无法传,全靠自己的心得了。《西域怀寒月》则是父女同游云居寺后的深沉之作。松阳先生感其画,题诗曰:
悟翁入荒林,苦渡思雪琴。
云居松月情,诗画有仙魂。
其中既有怜爱小女的舐犊情深,又有“大道水繁,法书自然”的艺术见解,更有洞透人生真谛,横空出世,天马行空的仙风道骨,可谓感人深矣。王玮的其它作品如《鱼》《清白》以及花草鱼虫等等,无不是深沉思之而后作,我注意到,一幅群虾图,题画之名为《悟》,颇有含意。尽管如此,松阳先生对小女要求甚严,认为王玮基本形成自己的风格和模式,下一阶段应向更高难的境界迈进,不可故步自封。毕竟尚不可称之为大手笔,超越自己往往是更难的事……王玮,字巍巍,号江月,自命坤乐雪竹斋画主。这些,大概都属于传之名号,体现的是她的某种艺术追求和气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真诚地期待着。
上一篇:
无
下一篇:
艺高动京华——记当代......
王玮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民族书画院院士
中国书画家联谊会理事
手机扫码进入微网站
百家争鸣
、
百花齐放
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魅力,
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