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English
简体中文
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现在时间是:YYYY年MM月DD日 H:mm:ss
名称
描述
内容
首页
名作展馆
何家英作品
许江作品
霍春阳作品
全山石作品
邵大箴作品
拍卖行情
网上个展
艺界动态
艺术名家
全山石
靳尚谊
黄永玉
刘大为
刘文西
公告通知
中国宝珍堂书画交易中心联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出版社共同出版了《大家艺术专刊》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扫码访问艺术家微网站
最新动态:
中国文联党组通知要求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苦寒梅香沁大千
来源:
艺术家提供
|
作者:
baozhentang
|
发布时间:
2015-12-18
|
3510
次浏览
|
分享到:
曹崇恩值得称道,在于他的作品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我国艺术创作的民族特色,内涵丰富,难以一言概全。但我以为,最主要的还是“以形写神”,崇尚神似。这也是我国艺术创作的优良传统传统。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就曾对韩干画的只重马只重赋形而不求神似提出过批文一:韩干画肉不画骨,忍使骅骝气凋丧。曹崇恩根基深厚,如只求外形的酷似,自是不难,但他并不满足于此。他的雕塑,不拘泥于外貌的临摹,而是着意刻画其丰富的内心世界,展现其固有的精神风貌。曹崇恩在雕塑作品之时,甚至在泥稿完成之后,往往或因表情欠佳,或困神态不理想,而毁之重做。曹崇恩的雕塑作品,粗旷豪放的地方,疏可外国走马,看上去似漫不经心,随手而成,实际上简而不漏,意有所托;精雕细刻的地方,密不透风,却不觉得其繁琐造作,倒显得须眉,引人入胜。作品能有如此效果,全赖神似之功。我这里强调民族风格和传统特色,丝毫没有排斥,轻视借鉴之外国之意。即以曹崇恩而论,他曾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和训练,外国的创作理论与实践,从米开朗基罗到罗丹,他都潜心研究过,且获益匪浅。问题在于他学习外国,为的是更好的体现自己的民族特色和风格,坚持以我为主,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原则,而不是坭古或照搬照抄。我以为,艺术创作,凡照搬照抄别人,不管是外国的还是本国的,都是没有出息的,没有出路的,唯充分体现自己的民族特色的,具有个人风格的总有前途,总有生命力。
曹崇恩另一个值得称道的地方,在于他对艺术的执着与追求。这也是他在艺术创作中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曹崇恩的雕塑作品,主要形式为汉白玉石雕。石雕,尤其汉白玉石雕,本事我国灿烂文化艺术遗产中的一支奇葩。但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有志于此道者寥若星辰。时下一些雕塑工作者承制石刻,往往假手于人,泥稿一出,交出石工打制即告完事。曹崇恩作石雕,亲力亲为,从不请人代劳。他曾说过,石雕较之泥塑,表面上只是多了一层刻石工序,但这一工序,实质上市是一个艺术在创造的复杂过程,即使是手艺再好的石工,也只能依样画葫芦而已,而雕塑者本人就不同,有时刻刀一下,意境妙不可言,时有神来之举。我十分欣赏曹崇恩这席话,当然,我也清楚的知道曹崇恩为此而付出的代价,知道他抡锤挥凿,汗流浃背的艰辛。与其说这是技术上的要求,勿宁说是意志和毅力的体现。艺术创作,唯勤唯实,精益求精,绝无幸至之途。有人说过,曹崇恩不仅是在雕刻石头,同时也在雕刻自己。此话不差。没有对艺术的执着和追求,就没有艺术上的成就。曹崇恩如此,其他任何艺术工作者也是如此;艺术界如此,其他行业也是如此。
曹崇恩嘱我为他将要出版的雕塑集写序,我以读者的身份写了这些。由于他是学习西洋雕塑 ,他能在创作中体现“洋为中用”,又对传统雕塑出了新,并做到“雅俗共赏”,“曲高和众”,我一再称赞他,就在于他的路子走的正,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成果。
上一篇:
同仇敌忾(雕塑)
下一篇:
为当代人物造像
百家争鸣
、
百花齐放
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魅力,
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合作出版刊物
Previous
全山石专刊
何家英专刊
杨飞云专刊
戴士和专刊
马西光专刊
Next
中国宝珍堂书画交易中心,期待您的加入
§友情链接
§
中国美术馆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出版社
中国书法家协会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国油画学会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