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精心组织“中国精神·中国梦”主题文艺创作,一大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脱颖而出
五年来,我们坚持把多出精品、多出人才作为主要任务,发挥文联的特点和优势,提高创作组织化程度,精心实施了“中国精神·中国梦”等主题文艺创作工程。加大统筹规划、聚集人才、质量把关、基金扶持的力度,引导并会同各文艺家协会创作推出“中国梦·百姓梦·我的梦”原创小戏小品、“时代领跑者”为全国劳模画像、“中国梦·我心中的梦”剪纸艺术、“中国梦”影像公益广告、“中国精神·中国梦”杂技作品创作等一批优秀作品。开展“中华史诗美术大展”、中国梦全国歌曲征集、说唱中国梦曲艺节目展演、舞动中国梦晚会、“翰墨中国”全国书法作品大展等创作展示活动。策划实施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华文艺资源数据库工程、梅花奖数字戏曲片拍摄工程、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中华文明影像志工程、当代书坛“三名工程”、中国民间艺术精品译介工程、中国“非遗”百科全书、艺术名家评传出版工程等。这些重点创作注重提升原创能力和艺术品质,突出思想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统一,突出题材内容与表现形式的创新。这些作品深情礼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情描绘党领导人民历经艰难困苦、不懈奋斗的铸梦之路,大力讴歌民族英雄和时代楷模的崇高信仰、美好心灵、爱国情操,奏响了中国梦的时代最强音。同时,我们注重发挥中国文学艺术发展专项基金的扶持引导作用,五年来累计筹集5.89亿元,用于资助精品创作、文艺评论、宣传推介、展演出版和青年人才等,扶持了一批优秀作品和优秀人才。
4.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和文艺志愿服务,文艺工作者倾情服务人民蔚然成风
五年来,我们坚持把满足基层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向基层群众学习作为重要使命,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开展“送欢乐下基层”“到人民中去”文艺志愿服务,开展“向人民汇报”艺术成果展演等品牌活动。组织文艺名家和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革命老区、边疆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生产建设一线采风创作,挖掘鲜活素材,推出优秀作品。我们积极探索建立文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先后成立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文艺志愿服务中心、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等工作机构和社团组织,设立“中国文艺志愿者服务日”,探索创新慰问演出、文艺支教、专家辅导、展演展示、结对帮扶等服务形式,推动文艺志愿服务取得显著成效,深受基层群众欢迎和赞誉。五年来,仅中国文联就组织文艺志愿者2800多人,开展“送欢乐下基层”活动150多场,直接服务基层群众200多万人次。在全国招募选派800多名文艺志愿者赴中西部贫困地区60余所中小学,为10多万名中小学生提供艺术教育服务。深入全国53个地市、区县,累计培训基层文艺骨干1.3万多名。开展梅花奖艺术团“送戏下基层”、曲艺“送欢笑”、少儿歌曲进校园、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暨少数民族少儿舞蹈课堂、精品杂技下基层、“翰墨薪传”书法师资培训、摄影“曙光学校”、影视小屋、民间故事书屋等一系列文艺惠民行动,推动“送文化”向“种文化”拓展。汇聚全国文联系统之力举办每年一届的“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春节大联欢”,精心为全国观众送上传统佳节文化大餐,产生了积极广泛的影响。各团体会员、各级文联组织也积极作为,大力推进文艺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创新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卓有成效的文艺志愿服务,密切了文艺工作者与基层人民群众的感情,获得了服务人民和提高自身的双丰收。
5.积极深化文艺评奖改革,推动文艺评论创新,文艺评奖评论的公信力引导力日益强劲
五年来,我们坚持牢牢把握文艺创作的正确导向,着力改革文艺评奖制度,构建文艺评论工作新格局,取得重要成效。中国文联会同各全国文艺家协会制定出台《中国文联全国性文艺评奖管理办法》《评委库建立实施规范》等制度,按照中央关于文艺评奖改革的要求,科学调整奖项设置,大幅压缩评奖数额,评奖数量由1123项压缩到248项,压缩比例78%,子项由235项压缩到67项,压缩比例72%,分项全部取消。进一步规范评奖程序,严格评奖标准,完善监督机制,突出对文艺作品的导向要求、质量要求和对文艺人才的素质要求,凸显各类艺术评奖的公信力影响力。五年来,中国戏剧奖、大众电影百花奖、中国电影金鸡奖、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国美术奖、中国曲艺牡丹奖、中国舞蹈荷花奖、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中国摄影金像奖、中国书法兰亭奖、中国杂技金菊奖、中国电视金鹰奖等全国性奖项共评出获奖作品948部,优秀创作者、表演者493人,优秀创作团组57个,在业界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我们创新实施文艺评论工程,成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组建文艺评论中心,共建一批文艺评论基地,团结凝聚了一批优秀文艺评论人才。组织编撰出版《中国艺术发展报告(年度)》,创办《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和中国文艺评论网,举办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和中国文艺“长安论坛”等。推动各文艺家协会加强理论评论委员会建设,举办各类评论人才研修班,召开“中华美学精神”等理论研讨会和电视剧《北平无战事》、电影《百鸟朝凤》等一批重点作品专题研讨会,为优秀作品创作提供理论支持和价值引导。我们注重加大文艺宣传引导力度,及时跟进文艺舆情和分析研判,举办文艺媒体工作培训班,充分发挥文联所属出版、报刊、网站和微传播平台的作用,扎实推动网络文艺建设,文艺评论阵地得到不断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