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陈小君艺术中心

我的艺术之路
来源:艺术家提供 | 作者:baozhentang | 发布时间: 2016-01-05 | 2527 次浏览 | 分享到:
   花开笔底书画妙,春在心头翰墨香。一切艺术都是有灵性的,它是个人心灵情感的表达。
   我1956年出生于海南岛。曾是一位建设兵团的中学老师。1975年一次听公开课,老师在黑板上洒脱而有序的板书让我感叹,原来字也能如此之精美。我多么盼望我在讲台上也能写得一手洋洋洒洒的好字。平时周围的人都夸我漂亮,可我觉得人的美貌会随岁月而消失。而人的第二张脸即自己的手。如果能写出一手漂亮的字,那才是真正的美丽,而且是永恒不变的。
   从此,为了这个意念,我认真地将王羲之的兰亭序,米芾的蜀素贴、颜真卿、乙英碑、封龙山颂等名人的字帖进行临贴。我细心观查笔画的规范,根据字的大、小、手、腕、肘、背、身体的灵活应用及如何按顺势落笔,收笔复原的根本。发现了其中的奥密,写字每一笔不要雷同,要有所区别。更甚的是用笔的精灵,只用笔前端的三分之一,越接近笔尖写字就越活,弹性会越好,写字也就越灵活。由于临摹的过程细心的观察和发现,写字的兴趣被激发出来后,练字就不在乏味了,而且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另从临摹多位名人的字贴后,我有所感悟。我不能总跟着别人走,要创作有自己个性的作品,把名家的笔墨转换成自己的,做到“临时无我,创时无他”。其实书法是一种较容易得到的感悟知识,也就容易变成智慧。
经过多年的励练,促使我在吸呐了古人的传统文化上,又积聚了较多的能量和智慧。从而使自己柔而不弱,细而不腻的个性笔墨得以表现。在得到旁人的认可后,心情别提有多美。
   常常抽时间去看画展。多年后的一次偶遇,有位朋友看到我衣服上的绣品时,感叹地说“你有这方面的细胞,为何不学绘画呢?”那衣服上的绣品是我自创的。说者无意,而听者有心。我想我已到了不惑之年,还能学绘画吗?但我即刻想到哈佛大学图书馆的壁训言“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为什么不为自己喜欢的艺术去努力呢?于是我又开始走进求学之路。有幸的是我遇见了我的恩师赵多瑞先生。他的花鸟水墨淋漓、气韵生动,可谓写意花鸟之魂。我被老师的画震撼了,我决心一定学好写意花鸟。
   从此无论到哪里,我都对事物细心观察,为求精准,捕捉事物的内在神韵。国画是我们中国的国粹。它的美是无以伦比的。就墨来说,它可分为焦、浓、淡、干、湿五个颜色,作品里的五色交融一体可谓美不胜收。再加之其它颜色的变化以及宣纸的特点,那种神奇不是能用语言可表白的。

陈小君


手机扫码进入微网站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魅力,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